研究速递|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的统计
作者: Rebecca Ray、Blake Alexander Simmons
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China’s Overseas Development Finance Database)是一个地理空间数据集,用于分析中国的主权贷款承诺及其与关键栖息地、国家保护区和原住民土地的临近程度。
数据库记录了中国的两个主要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口行)从2008年到2019年的贷款承诺,总计615个开发性金融项目及其物理位置,以及243个未在互动地图中显示的不涉及具体地理足迹的其他开发性融资项目。
主要发现
融资量
中国的海外开发性融资的规模总量几乎与世界银行相当。2008年到2019年间,中国的海外开发性融资总量约达4620亿美元。
在同一时期,世界银行(通过其主权贷款窗口,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仅稍微超出了这一数额,提供了4670亿美元。
然而,与世界银行的主权贷款相比,中国开发性贷款的变化幅度更大。中国的融资承诺在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达到顶峰,随后下降。在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宣布之后,中国的贷款在几年时间里显著增长,然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在过去几年中大幅减少。随着世界从COVID-19带来的经济危机中复苏,2020年及以后中国的贷款活跃程度仍有待观察。
图1:何时借出?
资料来源: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2020年;世界银行数据:https://finances.worldbank.org,最新简况,包括已支付和未支付部分。
地理分布
中国的开发性融资以其覆盖面广和相对集中于少数借款人为特点。尽管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开发性融资,但前10个国家占据了贷款总额的60%。最大的借款国委内瑞拉占贷款总额的10%以上。
尽管观察人士有权对潜在的债务危机表示担忧,但该数据库显示,中国的对外贷款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这一新的数据集将能对债务可持续性进行基于事实的经验分析,并更好地关照准确性和借款国经历。
图2:2008-2019年国开行/口行的贷款承诺,按地域分布(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2020年。
行业分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推进,中国也已成为全球的基础设施强国。数据集所列的资金承诺有一半以上(2,49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特别是在运输、发电和配电部门。
另外,还有1140亿美元被指定用于石油、天然气和矿物开采,包括运输这些产品的管道,例如数据集中的第四大贷款俄中石油管道项目,这是2009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签署的100亿美元的协议。
此外,双方还签署了近600亿美元的融资协议,支持多个领域的一系列项目,包括许多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数据集中的第三大交易遵循了这一模式:借给的委内瑞拉约140亿美元,用于交通、发电、重工业和公共住房。
可见,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基础设施领域主要驱动者的地位。
图3:2008-2019年国开行/口行的贷款承诺,按行业分布(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2020年。
注:Power包括发电与输配;Government包括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安保。
中国的海外开发性金融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显著的社会和生态风险。该数据库根据观察项目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和生态敏感区域间的地理重叠,突出了一些其中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
615个建设项目中,有124个在国家保护区内,261个在重要生态栖息地内,133个在原住民土地内;有150个项目与多个类别的敏感区域重叠,以东南亚和亚马逊盆地的项目最为集中。
根据其对生物多样性和国家(和国际)自然保护目标的贡献,我们将重要生态栖息地(国际金融公司认为具有重大生物重要性的生态栖息地)和国家海洋和陆地保护区列为生态敏感区域。该分析还包括了原住民土地,因为位于这些区域的项目可能会对原住民权利和福祉带来更大的社会和政治冲突风险。
分析表明,中国的多数贷款不会与这些敏感区域重叠。但该数据库揭示了哪些地方的风险可能最大,以及利益相关方可以在哪些地方寻求确保可持续和符合道德的发展,同时减轻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图4:与敏感区域重叠的项目
资料来源: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2020年;Brauneder等,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区数据库,2020年;Garnett等,2018年
研究方法
该数据集代表了GDP中心研究团队一年多的工作成果,团队汇编、确认、查看了数百份融资记录。
编制数据的过程中,团队非常注意在所有观察数据中应用一致的确认规则,建立了 “双重确认”方法,这是可在全球范围内适用于不同政府透明度水平的最高标准,即除东道国或国际报道(政府监管机构的报道最佳)之外,每一份记录必须有中国官方来源或中国政府相关媒体报道的证据作为支持。
总地来说,该方法大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收集现有数据集的所有记录,并用“双重确认”标准核对每一条记录,只保留通过的记录。
其次,使用的自定义的web-scraping算法收集现有数据集中不包括的年份和国家的记录,并用相同的“双重确认”标准核对这些记录。
第三,搜索项目记录、媒体报道和公司网站,以确认项目位置。
在线交互式数据集只包括那些可以精确到市级或更具体地点的记录。除了列出的615个项目外,还有50个项目可能属于地区、省级或国家级,有193个项目不涉及地理足迹(例如,购买中国商品的贸易信贷)。
最后,将这些记录与国家保护区、原住民土地和关键栖息地三种社会和环境敏感区域进行比较。
该完整数据集目前正在进行同行评审,中心也将基于这些数据发表一系列论文。
点击查看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