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谁在投资海外天然气项目?中国与主要多边开发银行的发展融资比较

图源 via Unsplash by Ivy Law

随着近期对煤电项目的公共融资的结束,许多多边开发银行(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 MDBs)正在努力将其融资活动从其他化石燃料项目,包括天然气项目中转移出去。但在历史上,随着多边开发银行放弃某些类型的能源项目,中国却成为这些项目全球最大的公共融资国,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已成为海外水电和煤炭开发的最后贷方。

虽然最近中国高层承诺,已经终止对大部分海外煤炭开发项目的融资支持,但如果中国政策性银行填补了多边开发银行留下的缺口,是否会阻碍融资从天然气转移的进程?

一份新的政策简报研究了两家中国政策性银行和八家多边开发银行近年来对海外天然气项 目的贷款和承诺,对比了两者政策框架范围以及发展融资的规模和结构。

图 1:2008-2021 年中国政策性银行和部分多边开发银行对天然气行业的贷款承诺
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全球能源金融数据库、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作者搜集整理的资料
备注: CDB=国家开发银行,CDB-CHEXIM co-financing=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融资,CHEXIM=中国进出口银行,ADB=亚洲开发银行,AfDB=非洲开发银行,EIB=欧洲投资银行,World Bank=世界银行,Other MDBs=其他多边开发银行。

主要发现:

  • 中国不太可能填补多边开发银行留下的天然气融资缺口:中国国内的一些因素很可能会限制对海外天然气的发展融资,这意味着中国不太可能填补多边开发银行留下的天然气融资缺口。然而,由于相关政策尚不明确,中国仍有机会参与海外天然气的开发。
  • 融资总额:2008年至2021年间,两家中国政策性银行和八家多边开发银行共计向天然气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近 1120 亿美元的融资。债务融资工具(DFI) 贷款在2016 年达到顶峰,当年多边开发银行和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了超过162亿美元贷款,主要是因为中国对单个项目的大额融资。随后,2017-2021年新增贷款总体下降。
  • 多边开发银行与中国政策性银行融资相比:八家多边开发银行为天然气相关基础设施共计提供637 亿美元资金,超过中国政策性银行的478亿美元。此外,中国政策性 银行提供融资金额年际间变化大,而多边开发银行更为稳定。
  • 最大的天然气项目贷款机构:八家多边开发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欧盟投资银行对天然气项目贷款规模最大,在2008年至2021年间提供超过375亿美元资金。
  • 地理分布:多边开发银行和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大部分融资均流向欧洲和中亚国家, 占2008年至2021年总支出的77%。中东和北非是第二大融资流向的目的地,占比仅 9% ,且全部来自多边开发银行。
  • 关注的天然气子行业不同:中国政策性银行和国际多边开发银行专注于不同的天然气子行业。中国政策性银行近47%的海外贷款用于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多边开发银行略多于一半的贷款集中在天然气运输、分销和储存。多边开发银行为能源效率项目提供了少量贷款,而中国政策性在这方面放贷为零。多边开发银行和中国政策性银行关注的子行业不同,原因可能是两者的贷款承诺和政策框架不同——大多数国际多边开发银行限制为勘探和开采相关的上游天然气项目提供贷款。
  • 在发电子行业:多边开发银行为天然气发电厂提供了超过170亿美元的融资,中国政策性银行仅提供了30亿美元。从2008年到2021年,中国政策性银行对天然气化工相关项目的贷款(49亿美元)超过了天然气发电项目。
  • 承诺和政策框架对比:中国政策性银行和多边开发银行均缺乏海外天然气融资政策框架,特别是与煤炭行业相比。主要多边开发银行在天然气融资方面,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产业,都没有统一的政策。中国对海外天然气开发也没有明确的立场。

总的来说,作者们发现,多边开发银行和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政策将在塑造天然气行业发展轨迹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煤炭不同,主要多边开发银行在天然气融资,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均没有统一的做法。中国对海外天然气开发也没有明确的政策立场。

阅读政策简报 阅读英文原文 阅读英文报告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