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开启绿色增长:“全球南方”的绿色转型与发展融资的作用

Iguazu Falls, Argentina. Photo by Nadine Marfurt via Unsplash.

新冠疫情大流行爆发三年以来,极端气候灾害频生,将数百万人推向饥饿和贫困的边缘。受到包括卫生危机、全球气候危机和战争引起的人道主义危机等多重危机的叠加影响,许多国家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的进展出现倒退。

全球经济中的各个国家为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所做贡献存在高度异质性,因全球变暖而承受的伤害和损失极不均衡,因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s)正在寻求和优先考虑利用现有的发展融资流推动绿色转型,以实现增长、减贫和可持续性的平衡发展。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如何利用发展融资实现结构性的绿色转型?

Yan Wang和Yinyin Xu撰写的新工作论文探讨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加可再生或绿色自然资本(GNK)以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最佳方法。他们的分析表明,绿色自然资本是被双多边发展融资机构忽视的投资领域。投资于森林、土地、渔业和保护区并提升它们的价值,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人们的收入,增进人类福祉。

主要发现:
  • 研究涉及的三类发展融资(双边发展银行、多边发展银行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均对人均GD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平均而言,双边贷款和外国直接投资与减排呈正相关。
    • 另一方面,双边贷款和外国直接投资与人均绿色自然资本积累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对绿色自然资本的过度开发,例如森林砍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和在某些情况下的荒漠化。
  • 各经济体在发展初期以绿色自然资本为生产要素进行消耗,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绿色自然资本呈现下降趋势。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才会开始投资绿色自然资本,绿色自然资本储量随后上升。
    • 对绿色自然资本的投资还验证了生物固碳效应,即生态系统具有储存碳的自然能力,这一点可由绿色自然资本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证明,这表明一个国家绿色自然资本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
  • 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发展融资与受援国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关,但对其绿色自然资本的形成具有不利影响。作者表示,中国的投资是发展融资流最大的投入之一,需要进一步努力以防止其对环境造成预期以外的影响,确保可持续发展。

作者发现发展融资机构为绿色自然资本的积累提供的融资不足。他们建议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绿色自然资本投资应着眼于长期的“耐心资本”,这类资本可由双多边发展银行提供,也可以由东道国的财政资源和国家发展银行提供。

此外,Wang和Xu认为投资于绿色自然资本具有两大优势:首先,这类资本是劳动密集型,将创造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和实现减贫;其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以在这些领域进行投资而不会产生大量债务,这些领域随后可以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耐心资本投资往往具有明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能与基于双多边债权人共识建立的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框架良好匹配。

阅读工作论文 阅读博客文章 阅读英文原文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