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提前逐步淘汰燃煤电厂: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许多国家政府承诺不再在国内外新建燃煤电厂,然而通过使煤电机组提前永久性退役,才能实现最大的减排效果。
尽管已有许多开发性金融机构(DFIs)承诺不再向新的燃煤发电提供公共融资,然而,现有燃煤电厂的脱碳仍未得到足够重视。鉴于其优先发展以及提供公共产品的特殊职责,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诸如提前淘汰燃煤电厂等举措中发挥着独特的关键作用。此外,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优惠融资、承担高风险,完全有能力在逐步减少燃煤发电方面作出贡献。
然而,除了一些试行举措,开发性金融机构直接参与燃煤电厂脱碳的程度较为有限。那么有哪些可扩展的方法和工具可供开发性金融机构使用,以协助各国转型脱离燃煤发电呢?又有哪些政策建议可以帮助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在确保公正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有效地实现燃煤电厂退役?
由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综述了2023年11月举办的研讨会的讨论情况,并总结了主要发现。在研讨会上,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探讨了燃煤电厂脱碳方案,重点关注燃煤电厂的提前关闭问题。
研讨会的第一部分深入探讨了开发性金融机构迄今为止在提前逐步淘汰燃煤电厂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与会者对近年来推出的不同政策方案作出评估,并讨论了这些方案在类似和不同情况下的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第二部分围绕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利用的现有模式和工具,以及这些模式和工具如何有助于实现公正的能源转型。这部分的讨论聚焦于优先考虑燃煤电厂脱碳的框架、评估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参与成本和效益的方法以及融资机制。这些框架、模式和工具有可能能够支持所有国家实现公正转型。
主要发现:
- 提前逐步淘汰燃煤电厂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封存备用、退役和将其改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
- 一刀切的策略是行不通的。需要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以解决逐步淘汰燃煤电厂中存在的具体障碍,其中能源安全问题、利润损失和政治可行性是最主要的障碍。
- 可扩展性是燃煤电厂逐步淘汰计划产生有意义影响的关键。
- 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营造有利于停止煤电机组运行的环境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中包括能力建设、长期规划和政策制定等活动。
- 开发性金融机构拥有一系列多种多样、前景广阔的工具,可以作为先行者在为提前逐步淘汰煤电机组提供资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一些考虑因素和先决条件十分关键,包括对更多优惠融资的需求、必要的透明度和公正转型框架。
基于以上主要发现,作者为开发性金融机构提出三项关键的政策建议,以支持各国政府实现低碳和气候韧性发展,尤其是通过燃煤电厂脱碳。
主要政策建议:
- 公正、有序、公平地逐步减少现有煤炭基础设施应成为开发性金融机构气候战略的核心,以支持各国政府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经济多样化发展。
- 开发性金融机构应为逐步淘汰燃煤电厂营造有利环境,并为其他金融机构参与燃煤电厂脱碳塑造市场。
- 逐步淘汰燃煤电厂的相关策略应具有可扩展性,并围绕优惠和赠款融资机制展开。
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参考以上建议,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协助各国开展低碳转型并同时确保经济发展,尤其是通过为提前逐步淘汰煤电机组提供支持。
阅读中文报告 阅读英文报告 阅读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