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货比三家: 2008~2019年中国在拉美开发性金融的政治性与实用性决定因素
2008~2019年间,拉美国家(LAC)从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DFIs)借款1320亿美元,从世界银行借款 1550亿美元。自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以来,已有20多个拉美国家加入了该倡议。此外,该地区也是美国官员在2021年宣布其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建设更美好的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简称为B3W)之后访问的第一个地区。
在过去十年中,该地区已成为中美两国持续竞争的战场,而开发性金融正是两者用来对该地区施加影响或后果的工具之一。
拉美国家在选择对外发展伙伴时有哪些潜在驱动因素,又如何在中美之间实现开发性金融的多样化呢?
由 Zara Albright 撰写的最新工作论文,利用了2008~2019年间18个拉美国家的借贷数据以及厄瓜多尔的案例研究,探讨了拉美国家选择从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进行借贷的条件,相较于从美国支持的对应机构世界银行借贷的条件。作者还通过与厄瓜多尔政府官员的访谈,定性地追踪了不同解释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厄瓜多尔是向中国借款最多的拉美国家之一。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政治因素,如意识形态和对美国的看法,为借款国的决策奠定了基础,但包括项目所属行业和所需融资额在内的实用因素对决策者的影响更为直接。
主要发现:
- 统计结果表明,左翼政党更倾向于向中国借贷,而访谈表明,这些政治考虑因素是更高层次、更早阶段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拉美各国的借贷决策不仅受到中国相对实力的影响,也受到其相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受访者强调了中国作为传统机构的替代者的崛起,并描述了他们有意实现融资多样化的目标。
- 拉美国家在战略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从不同的贷款方借款,在面对贷款额度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时,它们更倾向于向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借款,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公司对该类项目的兴趣和专长。
- 借款国的官员清楚不同类型融资之间的权衡,并寻求最大化从每种融资中获得的发展效益。
- 包括可用融资额和项目部所属行业在内的实用考虑因素是预测一个国家从何处借款的重要指标。
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发性金融方面,大国并不向借款国强加条件。
本研究为中国开发性金融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更为细致的阐述,特别是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有关借款国内部决策过程的见解。研究表明,即使像厄瓜多尔这样面临融资限制的国家,情况也并非简单地接受任何可得资源。上述发现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如何在权力转移中进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几十年里,中美两国在开发性金融及其他领域争夺全球影响力时,有关全球稳定前景的关键问题。
阅读工作论文 阅读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