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推力还是拉力?中国在发展中国家能源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虽然部分发达经济体的碳排放量已开始出现趋于稳定的迹象,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在致力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因此其碳排放量仍在持续上升。不论是从气候抑或是发展的角度来看,能源部门对于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对于作为全球电力部门最大融资国和投资国之一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虽然部分发达经济体的碳排放量已开始出现趋于稳定的迹象,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在致力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因此其碳排放量仍在持续上升。不论是从气候抑或是发展的角度来看,能源部门对于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对于作为全球电力部门最大融资国和投资国之一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2021 年 10 月 31 日,二十国集团 (G20) 作出了历史性的声明,承诺终止对海外燃煤电厂的融资。在2020 年的首届全球开发性银行峰会上,开发性金融机构(DFI)纷纷承诺使其融资符合《巴黎协定》的目标。
如今的中国和美国政府似乎都正日益走向选择将近年来中美双方互利共赢的历史认知抛弃的道路。 曾经认为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如今两国的精英都认为对方的国家利益甚至民族特性与自己国家的互不相容。
中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地位将会继续保持。拥有中国这个新的外部商业伙伴对于拉美地区和加勒比地区来说,是对长久以来与美国商业伙伴关系的补充,也一直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命脉。然而,这种新的商业关系同时也伴随着重要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环境和社会治理方面。
GDP中心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Paul H. Nitze 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CARI)中非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一份新政策简报中,Kevin Acker和Deborah Brautigam总结了20年来的中国对非洲贷款数据,讨论了中国对非洲贷款的变化情况。
2021年2月,中国全球能源贷款数据库2020年数据更新。Xinyue Ma、Kevin P. Gallagher和Siqi Chen在一份政策简报中总结了主要调查结果,并分析了相关趋势。
据中国海外能源融资数据库显示,2019年,中国两家在全球范围内发放贷款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开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口行)提供的海外能源贷款额达到了2008年 以来的最低水平。2019年,中国政策性银行仅发放了3笔能源项目贷款,总额仅32亿美元,较2018年向外国政府提供的110.8亿美元贷款下降了71%。
为呼应二十国智库峰会(T20)提出的“促进稳定和发展的国际金融架构”这一工作内容,2018年6月4日,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GDP Center)、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IWEP)在北京合作举办了题为“以合作促稳定: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的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