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 谁在投资海外燃煤电厂:透明度和问责的必要性
2021年6月,七国集团(G7)的领导人做出了限制国际煤炭投资的重大承诺,但由于该承诺不包括私营部门的煤炭融资,其实际的影响将十分有限。对于海外新增燃煤电厂主要资金来源,各界仍存在一些误解,部分原因是缺乏电站级别的透明、可靠、系统且全面的跨境资金流动数据。
2021年6月,七国集团(G7)的领导人做出了限制国际煤炭投资的重大承诺,但由于该承诺不包括私营部门的煤炭融资,其实际的影响将十分有限。对于海外新增燃煤电厂主要资金来源,各界仍存在一些误解,部分原因是缺乏电站级别的透明、可靠、系统且全面的跨境资金流动数据。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9年,全球新增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30万千瓦,占20世纪以来全球总装机容量的40%。在这一全球趋势中,中国也没有缺席;事实上,在国内外水力的发电的迅速发展中,中国都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投资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了许多国家重要的海外投资来源国。 拉丁美洲也是这一趋势的一部分。中国的投资对拉丁美洲有何影响? 更具体地说,中国的投资在拉丁美洲投资多元化的努力中是“接盘”还是“拓盘”?在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一篇最新工作论文试图探究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2020年虽然是全球经济衰退的一年,但也是“一带一路”倡议(BRI)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拉丁美洲持续增长和扩大的一年。此外,中国在该地区出口中所占份额增加,中国能源部门的参与也有所增加,中国还向该地区提供了2.15亿美元医疗援助,用于抗击新冠肺炎。
中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地位将会继续保持。拥有中国这个新的外部商业伙伴对于拉美地区和加勒比地区来说,是对长久以来与美国商业伙伴关系的补充,也一直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命脉。然而,这种新的商业关系同时也伴随着重要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环境和社会治理方面。
在其他地方的主要开发金融机构已经退出煤炭行业、中国也削减了国内燃煤发电产业的扩张,并加强了其对碳减排的国际承诺之际,为什么两家具有全球业务的中国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其燃煤电厂的海外开发融资推广到了全球?
2018年6月1日,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23期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可再生能源融资的机遇与挑战”。
This China-Latin America Economic Bulletin is the fourth annual note summarizing and synthesizing trends in the burgeoning China-Latin America economic relationship. The goal of the bulletin is to provide analysts and observers a handy reference to the ever-changing landscape of China-Latin America economic relations, a landscape where data is not always as readily accessible. 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