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两家中国政策银行在非洲能源债务融资差异的政治经济学
非洲大陆在能源政策上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为了促进经济工业化和改善民生,各国领导人寻求低碳排放的能源解决方案,同时努力为约六亿缺乏电力供应的人口提供电力。作为全球能源融资领域的关键资本提供者,中国已通过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承诺为非洲电厂开发提供490亿美元贷款。在非洲发电项目上,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方式有何不同?这两家机构为各种类型发电项目提供融资时又受到哪些因素驱动?
非洲大陆在能源政策上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为了促进经济工业化和改善民生,各国领导人寻求低碳排放的能源解决方案,同时努力为约六亿缺乏电力供应的人口提供电力。作为全球能源融资领域的关键资本提供者,中国已通过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承诺为非洲电厂开发提供490亿美元贷款。在非洲发电项目上,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方式有何不同?这两家机构为各种类型发电项目提供融资时又受到哪些因素驱动?
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必须实现共同的气候和发展目标,以避免因不作为而付出承重代价。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有26个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违约,而新的学术研究预测,如果各国调动实现气候和发展目标所需的投资水平,该数字将翻倍。发展和债务危机正在使发展中国家失去几十年的时间,不仅减缓了世界经济增长,而且阻碍了将产生全球影响的关键气候行动。
中国海外贷款因其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而备受关注,但因其对主权债务的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声。然而,海外融资所涉及的机构和工具千差万别,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迄今为止融资一直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主导,但随着各种商业债权人参与度的不断提升,融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由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和美洲对话组织(Inter-American Dialogue)一同管理中国对拉丁美洲与加勒比贷款(CLLAC)数据库显示,2023年新增了两项中国海外融资承诺,总值达13亿美元。最新报告讨论了中国—拉加金融关系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截至2023年,超过60个国家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认定为已处于或临近严重的债务困境。尽管债权人和国际社会不断努力,但要系统、有效地解决新兴经济体的债务困境和不良贷款难题,仍存在重大挑战。由 Ying Qian 撰写的新工作论文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的建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应对当前困境的可行方案。
随着发展中国家债务状况不断恶化,正在进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共同框架内的债务减免谈判不如预期。在诸多延缓债务谈判的问题之中(如国内债务重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信息共享和债务承受能力),多边开发银行(MDBs)是否应参与债务减免尤其引发争议。由《促进绿色普惠性复苏的债务减免(DRGR)》项目发布的新报告阐明了多边开发银行应参与债务减免的原因,估算出了其应当承担的负担,并探讨了保持多边开发银行高信用等级的政策方案。
中国并不是全球唯一一个向新燃煤发电项目提供公共融资的国家。然而,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发展融资机构在委托和融资目前仍运营的海外燃煤发电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电厂总装机容量超过39GW,且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新的工作论文分析指出,在此些地区的中国融资使得目前仍运营的燃煤发电厂占比相当大,同时电力市场受到高度监管,电力需求也迅速增长。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宣布,当前世界正处于关键时期,“现在就要采取行动,否则时不再来”。在本十年内,为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各国必须投入必要的资金。如果必要资金未能到位,世界将遭受严重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生态和经济损失。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边开发性融资来源国,并可能通过其包括上十亿美元主权贷款的 “一带一路倡议”(BRI),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开发性融资贷款国之一。然而,公路、铁路和发电厂等开发项目常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原住民土地带来损害,但迄今为止,人们对中国海外开发性融资在这一方面的潜在风险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