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绿色转型:海外中资煤电厂提前退役的政策机遇和挑战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为海外大量煤电厂提供了贷款和技术。据估计,这些海外煤电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达2.45亿吨,中位使用年限为7年,这与东道国所追求的气候目标,以及全球气候目标渐行渐远。为了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2°C)以下,全球的煤炭消耗量需要在2050年前减少约95%(85%)。因此,许多煤电机组将不得不提前退役,即在其40~50年的常规使用年限到达之前关停。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为海外大量煤电厂提供了贷款和技术。据估计,这些海外煤电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达2.45亿吨,中位使用年限为7年,这与东道国所追求的气候目标,以及全球气候目标渐行渐远。为了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2°C)以下,全球的煤炭消耗量需要在2050年前减少约95%(85%)。因此,许多煤电机组将不得不提前退役,即在其40~50年的常规使用年限到达之前关停。
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标志着化石燃料时代开始走向终结,大会强调,要通过大幅减排和财政大力支持,确保能源转型迅速且公平,并将此列为优先事项。但是,燃煤电厂转型涉及诸多问题需解决,如获取政治支持、与运营方合作、规划并确定转型优先级、确保对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实现公平转型、重新规划电力供给和电网传输、解决法律和制度相关问题、确保气候和社会结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