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研究速递|艰巨的改革任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十七次份额检查与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和代表性的提升

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资金与治理结构的基石。份额不仅是支撑国际基金组织贷款和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更直接影响了各成员国的贷款额度、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以及投票权。 今年,在第十七次份额总检查(GQR)即将启动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面临一项关键抉择。如果不增加当前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恐难落实防范和化解国际收支危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使命。然而,继续沿用2008年(第十四次份额总检查期间)由主要股东国及全体成员国达成的份额公式,在当前形势下已不具备政治可行性。 随着第十七次份额总检查临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面临着双重难题:如何在扩充危机应对资金能力的同时推进治理改革,以维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性与公信力? 由 Maia Colodenco、Florencia Asef Horno 和 Marina Zucker-Marques 撰写的最新报告探讨了如何在第十七次份额总检查中推进改革,以更好体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s)日益增长的经济重要性,同时提升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报告就此对比探究了几种不同方案。 第一,作者评估了具有“政治可行性”的份额调整方案,研究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行份额公式和推行份额改革的更优解。第二,他们分析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包括通过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投票权,恢复其原有占比。第三,他们探究了其他可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措施,以增强合法性,扩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话语权,并对可能因份额调整遭受损失的国家予以补偿。 本报告指出,为确保在提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代表性的同时,以具备政治可行性的方式推进改革,对现行份额公式进行调整十分必要。 主要发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公式中的变量选择(及其权重)导致发达经济体的份额分配被高估。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公式基于市场汇率(MER)而非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导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权重被进一步低估。其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采用的“开放度”变量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重复计算,导致结果更有利于发达经济体。 通常情况下,份额公式适用于份额增资的分配,而非重新调整现有份额,但若严格按照现行份额公式重新分配全部份额: 美国的投票权将降低至99%,从而失去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否决权。尽管有合理观点认为,国际组织不应被单一国家主导,但这一方案在当前谈判局势下并无可行性; 中国的投票权将提高两倍多,从08%提高至13.84%,几乎超过美国。为维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性,新的份额分配至少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不断提高的经济地位,但在当前形势下,大幅提升中国的份额同样缺乏政治可行性;以及 低收入国家的份额将不增反减。亚洲和欧洲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地区的投票权可能被进一步削弱,尤其是像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和中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 通过增加基本投票权,修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行份额公式的失衡问题,尽管可以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受益,但可能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同样不具备政治可行性。 政策建议: 为提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应采取以下措施: 简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公式,为未来调整提供更加清晰的依据。 在调整份额公式的基础上建立配套机制,为份额受损的最贫穷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补偿。 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本投票权,助力缓解投票权分配失衡问题,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更民主的治理结构转型。 仅通过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本投票权无法解决中国的份额不匹配问题;必须结合份额调整措施——通过采用新的份额公式或特别增资机制,提升中国的份额比例。 推动更广泛的治理结构改革,包括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执董会的代表性、改革领导层选拔机制、考虑份额不同功能分离机制以及借助多边平台凝聚改革共识。 总之,作者认为如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坚定推进改革,以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日益提升的经济地位,不但会有损其作为国际组织的合法性,而且将更难以应对全球金融挑战带来的考验。第十七次份额总检查既是寻求改革突破的重要机遇,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调整份额、改进治理结构的必要行动,为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适应迅速演变的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速递|央行货币互换中的择优挑选:危机期间互换准入决定因素和收入偏差的实证见解

自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央行货币互换已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GFSN)的关键组成部分。全球金融安全网是支持陷入财务困境国家的机制和安排。这些互换通过中央银行间的信用额度,目的是在动荡时期提供流动性以稳定市场,具有两个主要优势:立即且大量的资金发放、无附加条件。然而,互换的准入在各国之间分布并不均匀。在最新工作论文中,Thomas Goda、Laurissa Mühlich 和 Marina Zucker-Marques 通过分析一个涵盖194个国家、时间跨度从2007年至2022年的全面新互换数据集,调查了互换准入的决定因素。

研究速递|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整其份额制度以满足全球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将于2023年12月完成其《协定条款》所规定的第16次份额总检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制度至关重要,决定着成员国的出资规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投票权的分配、可获得融资的限额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储备资产。由 William N. Kring、Haihong Gao 撰写的新报告介绍了由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研讨会上总结出的主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