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看以下信息,了解关于最近发生在查尔斯河校区的诈骗案件。

Date (日期):2022年5月2日

案情总结:自2022年4月27日以来,在我们的社群内已经发生了若干起令人担忧的案件,我们想要在此引起大家的重视:

案件一:2022年5月2日,一名学生报案称自己收到了一则短信,发消息者自称是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的工作人员。该名学生在此后又接到一则来电,来电人声称自己为波士顿大学校警。这两名嫌疑人使用了一种可将电话号码伪装成合法号码的伪装技术,让来电号码变得可信。他们在电话中告诉该名学生,海关及校警部门正在对其进行犯罪方面的调查,恐吓该名学生必须以比特币的形式缴纳$8,600美金才能解决问题。

案件二:2022年4月30日,一名学生向BU校警部门报案说自己接到了来自一个自称为DHL快递服务公司派送员的未知号码来电。该通电话之后被转接,一个伪装成来自中国的警察开始与该名学生通话,并告知该学生警方正在对与其相关的犯罪案件进行调查。该名嫌疑人告诉该名学生,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向一个海外地点电汇$50,000美金。

案件三:2022年4月27日,一名学生报案称自己收到了一名伪装为美国法警局工作人员的来电。嫌疑人向该名学生解释称执法部门正在对与其相关的一宗案件进行调查,哄骗该名学生缴纳$20,000美金解决问题。该名学生对此生疑并在汇款前向BU校警部门报案。

建议:我们呼吁我们社群中的所有成员对盗窃及欺诈案件保持警惕。请花些时间考虑自己所面对的情况是否有可能是欺诈骗局。警方永远不会要求受调查人花钱解决任何犯罪案件。

一些作案手段利用的是人们对于政府权威的敬畏来制造恐慌,很多案件针对的是亚裔群体。我们在此提醒学生:不要与陌生人有任何线上金钱往来。如果你发现自己可能身处骗局,以下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提供的一些实用的应对建议:

  1. 识别骗子:骗子往往会伪装成你信任的人,比如政府官员、家庭成员、慈善组织或者与你有生意往来的公司等等。无论你收到信息、电话还是邮件,在接到这类意料之外的请求时,请不要向对方汇款或分享个人信息。
  1. 做网络调查。通过互联网使用关键词“评价”、“投诉”或“诈骗”搜索该公司或产品的名字,或者利用相关关键词如“税务局电话”搜索是否有人遇到类似情况。你也可以直接搜索该电话号码看看是否有人举报其为诈骗电话。
  1. 不要相信来电人电话号码:当今的科技发展让犯罪团伙可以轻易伪造来电信息,因此你从来电人信息栏中看到的电话号码和来电人姓名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如果来电人向你索要欠款或询问你的个人信息,请立即挂断电话。如果你认为来电人可能不是骗子,你可以向你确认可信的电话号码回电。
  1. 不要轻信承诺而付款。一些人可能会要求你提前付款以获取债务减免、低价贷款、房贷补助或是工作机会。还有人甚至会说你赢得了大奖,但是需要提前支付税费。如果你这样做了,他们可能会卷款跑路。
  1. 审视支付方式。很多支付手段不似信用卡支付那样能提供免欺诈保护。使用西联汇款或MoneyGram等服务平台汇款风险较高,基本不可能追回钱款。使用充值卡(如MoneyPak、Reloadit)或礼品卡(如iTunes、Google Play)支付同样存在较高的风险。政府官员及诚信企业不会要求你使用这些手段来支付费用。
  1. 向其他人谈及此事,询问意见。在你发送个人信息或汇款前,请就此事向你信任的人咨询意见。诈骗团伙希望你尽快做出决定,为达目的甚至会威胁你。这时请冷静下来,仔细推敲整件事,做一些网络搜索调查,向专家或朋友咨询意见。
  1. 挂断语音电话。如果你接通电话后听到一段预录语音推销电话,请立即挂断电话并向美国联邦委员会举报该电话。这些推销电话是非法的,且推销的产品通常为伪劣产品。请不要按照提示按“1”来接通人工电话。这可能会导致你接到更多类似的骚扰电话。
  1. 对于免费试用的信息要警惕。有些公司会利用免费试用的优惠来诱导你试用产品,然后每月扣除订阅费,直到你取消服务或商品为止。在同意接受免费试用优惠前,请对该公司进行一些调查,仔细阅读取消服务的规定,并每月仔细审查你的银行账单。
  1. 不要存入支票再电汇返款。根据法律规定,银行必须在支票存入后的几天之内完成钱款交易。但识别一张假支票可能需要数周的时间。如果你存入的是一张假支票,你需要向银行支付等值金额的钱款。
  1. 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网站 (gov/scams) 上订阅免费的诈骗提醒信息,及时接收最新的防诈骗建议。
  1. 永远不要在查看房屋状况前租定寓所。在签订了明确房东身份的文字版租约后,再支付公寓押金。

如果你不确定接到的信息或来电是否是一个骗局,你可以随时致电617-353-2121 或发送邮件至 bupolice@bu.edu 向波士顿大学校警部门咨询建议。你也可以发送信息 “BU” 至847411。波士顿大学校警部门全天候欢迎你来信咨询。你也可以发送邮件至 abuse@bu.edu 报告网络或电信钓鱼信息及疑似诈骗行为。你可以在信息安全部门的网络钓鱼警示网站找到常见的钓鱼信息范本。请注意,无论邮件内容看上去多么的可信,波士顿大学永远不会以“点击链接,验证你的邮箱地址和/或身份”的理由来要求你提供自己的密码。

以下是我们向波士顿大学社群提供的进一步提醒:

降低风险/安全防范须知:

  • 如果你不想介入事件,请通过以下联系方式通知波士顿大学校警或拨打911报案。
  • 请将波士顿大学校警部门联系电话617-353-2121存入手机中。如果你身处查尔斯河校区、医学院校区或芬威校区或在校区附近,遇到任何让你感到不安的情况,请及时拨打以上号码。校警部门24小时全年无休作业,会及时响应报警电话。如果你身处校区之外,请拨打911报警电话。
  • 你可以发送短信“BU”至847411匿名联系波士顿大学校警。
  • 如果你在校园感到受到威胁,请找到校区内的蓝色报警电话或使用任何校园内的电话拨打3-2121。
  • 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或致电617-353-4877寻求Scarlet Safe Walk夜间护送服务。
  • 注意周遭环境。
  • 相信你的直觉——如果你对所遇情况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全,请尽快离开现场或寻求帮助。

发送人:

波士顿大学校警部门

32 Harry Agganis Way

Boston, MA 02215

617-353-2121

关于此条信息:

该条信息为犯罪案件警示信息。波士顿大学校警有关于校园内反复发生的犯罪案件的相关信息想要分享。

 

反馈:欢迎发送反馈至bupolice@bu.edu,感谢你帮助我们改善警示系统服务。